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一线传真

棠树乡:“道德银行”存美德 乡村文明添活力

发布时间:2024-04-18 来源:棠树乡 作者:王韬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让美德“保值增值”、让德治“教化一方”。为了激发群众勤劳致富、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棠树乡把“道德银行”作为创新基层治理、强化发展动能的抓手和平台,精心打造“微善小超”储蓄互助平台,通过对群众的“美德”进行打分,以“存美德、挣积分、取实惠”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存储爱心、支取快乐,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群众通过注册志愿者,可开通‘道德银行’账户,得到一本属于自己的‘积分卡’,积分可随时在‘道德银行’兑换礼品。”棠树乡“道德银行”负责人一边给群众兑换生活用品,一边介绍着说。“激励大家将帮困扶弱、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参加公益服务等体现社会优良风气的行为以“存款”方式存入‘道德银行’,每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便可根据服务的内容和时长,获得相应的积分。也就是把好人好事“存储”起来,通过评分、打分获得积分,用积分来兑换生活物品。”

为了使积分兑换管理规范合理、行之有效,在村“两委”主持下,村民自行商议出社会治安、公益美德和乡村建设等四大类26小项加分细则,细化出赌博迷信、参与邪教等15项扣分行为,逐项对应分值。以家庭为单位,采取“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公示、一季度一兑现”的实施办法,对超出道德基础分100分的积分,村民可到“道德银行”兑换相应的生产生活用品并领取流动红旗。年底,根据四个季度的积分累计,召开集体表彰大会,评选出五户“道德模范户”,发放奖牌并兑现奖励。

自棠树乡成立“道德银行”后,目前已吸引3000多户群众开户,累计积分45000多分,有效地解决了乡村治理工作中“没依据、没抓手、没人听”的问题,“‘道德银行’作为倡树文明风尚、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将无形的道德兑现成有形的物品,为乡村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棠树乡党委副书记魏兵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