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通知公告

舒城县乡科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4-08-05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组织部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一、考试范围

1、政治理论、经济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知识,以政治理论为主。

2、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主要内容。

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告及决定等主要内容。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党内基本规章。

6、2024年舒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7、时事政治。

二、考试主要内容

(一)政治理论

1、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1)哲学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②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③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④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⑤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⑥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⑦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⑧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⑩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①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②商品与货币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③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④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⑤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⑥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⑦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②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③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经济特征

2、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体系。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理论和思想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4、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8)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0)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和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6、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3)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十个明确”: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1)中共党史

(2)新中国史

(3)改革开放史

(4)社会主义发展史

(5)中华民族发展史

9、时事政治

(1)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2)安徽省情、六安市情、舒城县情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体制框架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市场主体的涵义、类型、作用和特点;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中介机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宏观管理机构;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目标和体系;主要的宏观政策及其协调作用。

(三)法律基础

1、基本概念

宪法及其地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2、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选举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基本义务;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5、民法典、刑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