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层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近年来,柏林乡党委政府持续执稳“人才之笔”,在广纳贤士、悉心培育、量才为用中,绘就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的乡村人才振兴“新图鉴”。
执“求贤若渴”之笔,绘就党建引领的“重才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柏林乡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强乡”的战略意识,不断创新引才方法、拓宽引才视野、提高引才质量,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成立人才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落实“定期议才”制度,多次召开人才工作专题党委会,统筹调度推进、专题研究人才重点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形成由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牵头、具体人员负责的人才工作机制,确保人才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同时,大力强化人才教育管理,注重与各级各类人才建立思想交流沟通渠道,产生心灵共鸣,关心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发展需求,增强人才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执“匠心培育”之笔,绘就英才辈出的“塑才图”。“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柏林乡坚持培植好人才成长“沃土”,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打造育才“好摇篮”。一方面,坚持让党员干部在扎根基层中磨炼本领、茁壮成长。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三年培育储备工作,规定每村换届前至少有1-2名后备人选;要求年轻干部定期进行轮岗交流,不断培养“多面手”人才;鼓励村干部参加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推荐了4名村书记和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赴浙江省“沉浸式跟学”,实现全乡村干部学历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强教育投入。提升全乡11所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包括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激励机制,定期对考入大学的学子进行走访和慰问激励,成功设立全市首个院士奖学金——柏林乡院士奖学金,以此鼓励柏林乡广大学子自信自强、成人成才。
执“尊才留贤”之笔,绘就心安如归的“聚才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工作绝非一蹴而就,引育是基础,但留住人才才是根本所在。柏林乡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搭建“大舞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各类人才,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持续激发在外人才返乡奉献热情,用“乡愁”照亮在外人才“反哺归乡路”。高度重视在外人才信息库建设工作,分层分类全面摸排并统计完善人才信息;在传统节假日人才返乡探亲期间,组织召开家乡建设座谈会,寻求家乡建设的最大同心圆。同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流程的人才服务体系。根据大学生实习意愿和专业,为7名暑假返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企业和人才搭建了更加广阔的供需平台,吸引人才205余人应聘,与企业初步达成意向180余人,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
下一步,柏林乡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让服务充满温度与精度,推动柏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