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一线传真

南港镇:光伏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02 来源:南港镇 作者:赵金龙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南港镇将发展光伏产业与乡村振工作兴深度融合,正以绿色为笔、阳光为墨,徐徐绘就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

建设光伏项目,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南港镇位于舒城-庐江-桐城两县一市结合部,地处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合肥70公里。全镇总面积128.92平方公里,集山、陵、畈于一体,地貌南高北低,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5.6万人。过去,由于地形地貌限制,南港镇曾有大量岗地、坡地因耕作困难长期撂荒。2017年,该镇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发展光伏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在东衖、樟冲、沙埂、河西、公义、缸窑等11个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1475.68万元,占地面积80多亩。县城投公司统筹统建12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2262.22千瓦,于2017年6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170万度。项目投入运营以来,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该镇3个贫困出列村都会收到光伏收益分红,每村每年获益10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经济“活水”。

设置公益岗位,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该镇金星村原先是全县8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在整村出列后,该村曾一度面临着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痛点。为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题,2018年,在帮扶单位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的帮扶下,金星村建成了占地6亩的24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并于当年6月建成并网发电运行。目前该电站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20万元。金星村依靠村级自建光伏电站“借光生金”,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盘”的同时,还给脱贫户带来了一笔稳定的就业收入。2024年12月,华电舒城金星1.5MW廊道示范光伏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为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屋顶面积约7175平米,装机容量约1.5MW,铺设单晶硅光伏组件2772块,采取全额上网。项目建成后,金星村集体经济来源将进一步拓宽。

“没想到,阳光还真能变现钱。光伏公益岗的就业补贴已经成为全家人的‘定心丸’,真是太感谢党和政府给的好政策!”脱贫户张平充满感激地说道。村委考虑到他家庭困难情况,为了增加其家庭收入,给他安排了公益岗。平日里张平主要负责光伏电站的清理清杂等工作,还参与村级环境卫生整治。目前,仅光伏公益岗一项就为张平带来近10000元的收入。南港镇新能源公司总经理杜青林说:“截至2025年3月,全镇共有在册光伏公益岗就业人员230人,平均每年为每个公益岗家庭带来收益7000多元。”

赋能基层治理,变“输血”为“造血”光伏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持续可观的收益,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主要财力保障。该镇东衖村将光伏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对村内水毁道路、桥梁进行维护。金星村拿出一部分光伏收益,设立便民快递服务点,采取“积分制”方法,对积极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的村民群众进行物质奖励……通过光伏产业经济赋能与治理创新双轮驱动,不仅破解了乡村资源匮乏困境,更通过可持续收益机制强化了基层组织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保障。

光伏产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赋能”质的转变。小小光伏板承载着乡村产业升级、生态改善、民生保障提升等多重使命。随着全体光伏项目的持续健康运营,光伏产业的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