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一线传真

棠树乡:“稻虾共作”一田双收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棠树乡 作者:王韬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走进棠树乡同柱家庭农场,经过修整的稻田里已经引入水源,稻农们端着一框框龙虾幼苗,沿着稻田均匀地投放,播撒着增收致富的希望。

不远处的稻虾田里,农技人员正在详细讲解小龙虾的养殖效益、营养需求、养殖模式、日常管理、病虫害预防等知识。水稻种植大户们对“稻虾共作”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表示会加强交流沟通,提升种养效率。

据介绍,稻虾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这种混合种养的模式,小龙虾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在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的同时,提升了稻米的品质;小龙虾又以田间的危害性幼虫为食,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药的投入施用,进而起到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的作用。同时,稻秆为虾苗提供栖息场所,发挥保温作用。

“我们这里最大的优势是环境美、水质好,种植的200亩水稻都在畈区,这种环境养出来的小龙虾不仅个头大,口感也更佳。”农场负责人陈同柱说,“近年来捕捞的小龙虾因为质量好,根本不愁销售,收购商早就在地头候着啦。”

“稻虾共作的种植模式,不仅为我们本村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吸纳了周边村民前来务工就业。”西塘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云介绍说,“随着产量的提高,这种模式不仅让村民收获丰收的喜悦,村民对稻虾种植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

“稻虾共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龙虾生长的时空差异,在一片水田中进行绿色循环作业,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虾共赢’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也实现了生态种养的良性循环。”棠树乡农业农村主任张德清讲道。

据了解,棠树乡计划实施稻虾种植4000亩,截至目前,全乡已完成3000亩龙虾幼苗的投放,为后续水稻的种植提供丰富的养料。

“稻虾共养模式为棠树乡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子。下一步,该乡将继续采用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生产绿色安全的稻米,满足老百姓餐桌上的需求。同时,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打造全产业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棠树乡副乡长朱德胜讲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