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百神庙镇党委政府特邀开化县林山乡菖蒲村党支部书记江旭升,在镇大会议室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授课。镇党委政府统筹部署,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参加学习,旨在通过菖蒲村“一根山药撬动集体经济破百万”的标杆案例,为全镇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汲取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明晰前进方向。
授课中,江旭升书记系统梳理了菖蒲村山药产业从破局、升级到腾飞的完整历程。产业破局阶段,面对“种什么、怎么种”的争议,村委会邀请村民代表、种植能手共同参与品种筛选讨论,结合村民反馈与专家建议,最终选定适配本地生态、可规避野猪啃食风险的特色山药品种,首年种植便实现亩产最高3200公斤的显著收益;产业升级阶段,村里通过扩种山药、成立农业开发公司、注册专属商标、建设加工厂房,联合高校消耗500公斤山药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山药面条、山药酒、山药年糕、山药豆腐等多元深加工产品,推动山药从“按斤卖鲜货”向“按份卖精品”转变;产业腾飞阶段,依托省市级科研力量研发的紫山药饮料上市即热销,投资800万元的山药饮料半成品加工厂加速建设,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体系, 其间邀请群众参与监督保障产业透明规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为乡村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干群同心”的生动范本。
通过学习,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乡村产业发展必须紧扣“把准‘土’特质、做足‘特’文章、延伸‘产’的链条”三大核心:“把准‘土’特质”是根基,需立足镇域各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做好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做足‘特’文章”是关键,要深度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历史渊源,培育差异化优势产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区域产业品牌;“延伸‘产’的链条”是保障,需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协同发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下一步,百神庙镇党委政府将以此次学习为抓手,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研讨菖蒲村经验,结合镇域实际优化产业发展规划,搭建群众参与监督平台,推动经验转化为实践动能,一步步绘就“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