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文化馆成为了群众的“艺术培训中心”。
“真是很感谢文化馆,我自幼喜爱戏曲,没想到在文化馆这,我还能学到专业的戏曲知识,真没想到,我还能登台演出,圆我的戏曲梦!”唐照慧激动地说。这几年,像唐大姐这样风雨无阻来文化馆圆梦的群众很多。
打破围墙,让走近文化馆成为一种时尚
今年以来,该馆通过建设“没有围墙的文化馆”,为全县近100个艺术团体提供固定的“家”和不固定的辅导,打造集青少年学习活动、网格落脚点、人才聚集交流地等于一体的美育学校,让文化资源全方位覆盖,让群众享受多类型、多层次、更便捷的文化服务,实施宣传多角度、普及全方位、艺术魅力全覆盖的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变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更具时尚性、更易于被感知。
优质服务,让走进文化馆成为一种享受
“因为岁数大了,有时不能去文化馆,我又想了解相关非遗知识,于是选择了‘寻舒非遗’就成为了我的日常。”年近70岁的徐晓红说。
“寻舒非遗”“艺术慕课”等是县文化馆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面向群众提供的活动宣传版块。该馆还在“欢乐龙舒”品牌项目中植入公共文化服务超市功能,有效集结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引文创、文化惠民演出、非遗产品等各种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有效助推文化馆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和产业共兴。
创新形式,让走近文化馆成为一种生活
为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该馆积极探索“文艺+”、“非遗+”等多元化发展路径,让走近文化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全县的景区、校园、敬老院、商业综合体等地方,时常会有县文化馆“文艺+”、“非遗+”的活动身影,推进沉浸式体验舒城文化。同时该馆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及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多种媒介,打造“指尖上的文化馆”“云上文化馆”。今年以来共开展“文艺+”、“非遗+”等活动100多场次,发布文化讯息、寻舒非遗和艺术普及等海量资源近200条,有效提升文化馆服务能力。
从均等化的阵地建设,到个性化的订单服务,再到多样化的数字服务,让群众亲近文化馆、爱上文化馆,“欢乐龙舒”活动品牌持续擦亮。下一步舒城县文化馆将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建设,丰富供给内容,让文化馆成为全民可感可触可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