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舒城县乡村党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展播

舒城县棠树乡:环境整治“动真章” 和美乡村“着新装”

发布时间:2024-12-02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组织部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舒城县棠树乡位于舒城县西北,面积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万,辖16个行政村,461个村民组,地势自北向南依次为平原、丘陵、浅山。该乡青山绿水环抱,自然风光优美,山水林茶资源丰富,素有“皖西林果之乡”美誉。

近年来,棠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抓引领、久久为功抓建设、多措并举抓推进,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建设有棠树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省卫生乡镇、省文明村镇、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集体等荣誉。

坚持久久为功,抓制度建设。持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逢会必讲、逢会必议,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考评机制,将整治工作纳入村综合考评内容,与村干部绩效报酬相挂钩,细化考评办法、实行量化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常态化整治经费,建成一个精品示范村民组奖补1.5万元;当年有建设任务的美丽乡村等重点村补助1-10万元;拆除一个危房、旱厕分别补助工作经费3000元、600元;每年夏季投入2万多元开展环卫工人“送清凉”慰问、表彰活动等,乡财政每年直接拨付到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100多万元。

坚持因地制宜,抓示范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开展“千庄升级、万户引领”工作,力争把全乡267个中心村民组1000多个自然村庄打造成精品示范村民组和美丽宜居村庄,引领1.2万户农户打造美丽庭院。各村结合自然禀赋、群众意愿等,每年至少建设一个精品示范村民组,采取乡财政奖补一点、村集体配套一点、能人大户赞助一点的资金模式予以支持。坚持因地制宜、杜绝大拆大建,鼓励就地取材利用废旧物件、工具等,变闲为现、变废为宝,扮靓小花园、小菜园,打造景观节点、健身广场。全乡目前已建成精品示范村民组33个、在建16个,群众捐资捐物出工折合现金60多万元。注重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推广“道德银行”积分制,将环境整治与孝老爱亲等相结合,群众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让群众真正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坚持多措并举,抓工作推进。常态化抓好环卫一体化工作,会同第三方公司定期召开环卫工作会议,督促做好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对环卫工人真抓真管、严管厚爱,对履职不到位的环卫工人按规定予以兑现岗责;在高温天气发放清凉大礼包,评选表彰最美环卫工人。每月开展一次观摩评比,通过乡抽取、村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观摩评比,现场打分。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攻坚,重点做好“两拆一清”,拆除无功能旱厕、危房,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每村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由村干部、公益岗、护林员、返乡大学生等组成,帮助重度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打扫庄前宅后和室内卫生。每村每年通过争取社会力量办公益的形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补充,基本实现组户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绿化、美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